首页 资讯中心 新闻动态 五大医疗器械市场钱景分析!
2016/10/14
五大医疗器械市场钱景分析!


       本文摘编自平安证券公司《生物医药行业专题报告——健康中国系列报告之医药篇:上工治未病,健康中国》。


一、康复市场蓝海空间巨大 

        康复医疗改善功能障碍,提升生活品质。康复使患者重新获得功能改善幵适应正常社会生活,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服务对象包括残疾人及脑血管病、肿瘤、创伤等术后患者。大量实践证明,积极的康复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提升生活品质,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需要。 


康复是现代医学“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国康复医疗市场近200亿元,人均康复费用仅15元,相比康复体系成熟的美国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人均康复费用约80美元,差距明显。

 

       2010年卫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占全国综合医院总数的24.6%,其中仅一半开设康复病区;各类康复医院338所,占全国专科医院总数的9.1%,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一多半城市尚未设立专科康复医院;2012年各类医疗机极共有康复编制床位90992张,占全国卫生机极床位总数的1.73%。中国残联数据显示,我国8500万残疾人和3750万失能老年人中,实际获得辅助器具配置的比例仅为7.31%。 

  

      公立综合医院以两种方式介入康复医疗。一方面以医院康复科的形式开展急性期康复业务;另一方面以参与专科康复医院建设的形式积极介入急性期后康复业务。在康复医疗面临大发展的背景下,部分公立医院开始逐步进入该领域,多数选择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新医院幵重点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此外,部分公立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卫生部2012年发布《“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事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其中上海市兇后有三家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 


        社会资本积极涌入康复医疗领域。社会资本具有资金、机制等优势,但进入康复领域仍面临病源、治疗人才和康复方案和医保对接障碍。因此社会资本也有很强动力与公立医院在病人转诊等方面合作,部分康复医疗机构同时引入海外的康复技术和设备。基于社会资本与公立医院合作紧密程度可以分为:与三级医院以紧密合作,以股权或分红权形式合作建设康复医院;与三级医院松散合作,建立长期转诊关系。


       社会资本积极迚入康复医疗领域,需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在解决病源方面,与综合医院建立转诊通道;在技术和设备、人才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的治疗流程与技术幵合作培养康复人才;在客户定位方面,既覆盖低端医保人群又覆盖中高端人群提高盈利水平;在细分领域方面,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在未来业务拓展方面,向社区康复及长期护理领域延伸等。  

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测算:千亿规模并不遥远,美国康复大发展的历史正在中国重现  


       虽然目前国内康复市场规模仅约200亿元,但我们发现上世纪末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推动康复医疗大发展的驱动因素正在中国发生,包括人口老年化、医保支付方式变革推动治疗医院向康复医院转诊病患、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技术进步等。 


       我们测算,骨科康复和神经康复将是空间巨大的康复治疗子领域,根据每年的手术量并假设一定比例的术后病人选择康复及平均康复费用,我们测算骨科康复和神经康复的市场空间分别高达400亿和180亿(详细测算见下表)。再考虑其它康复子领域,未来5-10年国内将迎来千亿康复市场规模。


       2011年中国卫生部提出在14个省46个城市试点建立三级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坚持“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理念: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疾病急性期患者为主,立足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及时下转患者,幵承担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综合医院面临病床和服务资源扩张限制); 

       康复医院以疾病稳定期患者为主,即急性期后康复,提供专科化专业化康复服务; 

       基层医疗机极以疾病恢复期患者为主,即类似美国的LTC,为患者提供专业康复医学指导。

       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康复医疗机构间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鼓励三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或康复医院以管理、服务、技术等为纽带,建立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 


二、健康体检,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产业链延展性极强 

        WHO的研究表明,人类1/3的疾病是通过健康体检得到的信息反馈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根据卫生部门统计数据,我国2014年体检市场规模约为3.73亿人次,相较2009年的2.30亿人次增长了62.17%,CAGR为10.15%,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相比我国2014年人口普查总数13.68亿来说,占比仅 27.27%,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如日本约有70%的人每年享受体检服务。 


       相比境外健康体检行业而言,局限于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及居民健康意识水平,我国专业健康体检行业起步晚,属于朝阳产业。由于行业发展原因,我国健康体检行业仍以医院等医疗机构为主,民营机构作为新兴势力,正在快速崛起。 


2002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内专业健康体检行业不断发展,行业监管不断完善。2009年9月1日《健康体检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后,国内健康体检市场逐渐规范。2015年我国专业健康体检市场容量在164亿元,预计2016-2020年市场容量CAGR 为25%左右,到2020年达到520亿元左右,专业体检市场份额也逐年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健康体检市场前景巨大。 


        健康体检机构作为连接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上游对接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中游与医院等医疗机构平行,下游直接对接体检客户。目前我国专业体检机构已逐渐呈现出服务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的明显差异,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和慈铭体检,三家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约36.2%,非连锁体检机构较多,市场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 


        美年健康(002044)作为专业健康体检三巨头之一,于2015年3月25日通过重大资产云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实现借壳上市,也是目前我国A股市场唯一的专业体检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并购慈铭体检72.22%股仹,强强联手后的美年大健康将拥有165家体检中心,进超第二名爱康国宾的86家,迚一步巩固龙头地位。 


 三、体外诊断,空间大、发展迅速的细分领域 

        体检行业直接面对民众,主要具有的是服务属性。而在这一检测用户健康状态的服务的背后,是多个与民众互动较少,但又极为重要的产业,其中最主要的有体外诊断和医用影像。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tics, 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血液、尿液等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检测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目前临床诊断信息的80%来自体外诊断,在健康评价与疾病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 


       体外诊断产品分为试剂、仪器、校准品、质控品等,其研发与生产涉及生物、化学、医学、电子、机械等多个领域的融合。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包括各级医院、临检中心、体检中心、血站等,部分产品也可在普通家庭中使用。 


       根据EvaluateMedTech公布的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行业增速和市场规模预测,IVD产业位列全球各类医疗器械销售额排名第一,增速近6.1%,高于器械行业总体增速。行业总体集中度已趋于集中,罗氏、西门子、强生、雅培与贝克曼库尔特为前五大生产商,占据全球近60%的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IVD整体市场大约360亿元,预测到2019年时将达到723亿元的规模,CAGR高达18.7%,是生物医药板块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远高于医药制造业行业平均增速。 


        从检查方式分类,IVD可以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血液学、微生物诊断、尿液诊断等等,其中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三项在日常医疗诊断中占了很大比重。其中,分子诊断和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均属于近些年兴起的新兴技术,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而从检查所发生的地点,IVD又可分为检验科诊断和床边诊断(POCT)。其中检验科诊断发展时间较长,以精确化、规模化为主要目标,为检验科打造最专业的产品。床边诊断则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大多追求便携化、快速化,多用于手术室、ICU、基层诊所等需要短时间获取检测结果的地点。也有针对普通人群自行使用而设计,追求实用简单易上手的床边诊断产品。 


        在A股众多IVD标的中,九强生物携手国际IVD巨头雅培、罗氏共同开拓国内外增量市场,随时间推移多项合作陆续落地,预计未来增速有望达到25-30%。在生化领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同时,公司将视野投向其他检验科项目,意图通过外延方式介入化学发光等领域,拓宽公司产品线,保障长期增长动力。 


四、医学影像,政策鼓励第三方影像平台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的某部分,以非侵入式的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行业主要分为上游医学影像设备及耗材和下游影像诊断服务。

        医学影像同样也是全球医疗器械规模中名列前茅的细分行业。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 2013数据,全球医疗影像设备2012年达到244亿美元规模,2013年达到302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达到490亿美元的规模,2010-2020年CAGR为7%。其中到2020年中国占据12%的市场,即58.8亿美元。 


        全球市场上老牌医疗器械公司占据了超过90%的份额,其中西门子、通用电器和飞利浦排前三位,具有显著优势,被戏称为“GPS”。


       在中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跨国企业占据了75%以上的份额。我国企业在低端影像设备上基本达到大型跨国企业的水平,而在中高端市场,仍有较大差距。以MRI为例,第一梯队为飞利浦、通用电器和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占据80%市场;第二梯队为华润万东、 贝斯达、鑫高益、东软医疗等国内优秀医疗器械企业,占据约15%市场份额;第三梯队为竞争力较弱的小规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占据5%的市场份额。 


       目前主流医疗影像设备包括:X线摄影系统(传统X线机和DR)、磁共振成像系统(MRI)、超声诊断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影像设备原理各不相同,优缺点各异,因此每种影像设备都有自己的应用场合。国内领先的影像诊断设备企业主要有上海联影、迈瑞医疗、美诺瓦、东软医疗、华润万东和深圳安科等。 


       A股上市华润万东(600055)是全球第二大影像产品生产制造基地,DR和MRI产品销量居市场前列,其中DR销量第一,MRI销量前三,数字胃肠诊断系统也位居国内第一。积极布局第三方影像诊断和远程医疗,与阿里健康合作的“万里云”在国家对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行业的政策推动下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五、基因测序,精准医疗在诊断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以及个体行为特征等。


        基因测序在预防中主要使用2大类技术:一是通过全基因测序检索一些重大疾病对应的易感基因估算患某类疾病的概率,从而针对性调节日常生活习惯来减少或延后疾病的发生;二是通过血液、唾液等途径跟踪检测基因异常或变异,在疾病潜伏期或发生早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目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产前筛查与诊断即属于第二类的应用,而肿瘤检测则根据测试目的不同分别应用易感基因检测和基因变异检测。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成熟以及测序成本的下降,基因测序技术逐渐进入到产业化阶段。2014年之后,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整个基因测序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习总书记批示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同月,《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布,生物技术和精准医疗被列入战略性新关产业収展规划;2016年3月,“精准医疗”被科技部列入首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同年5月,国家发改委提出由于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基因检测产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基因测序行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


        受益于近几年基因测序市场的飞速发展,全球市场规模由2007年的7.94亿美元增长到 2013年的45亿美元,CAGR为33.5%,预计2018年将达到117亿美元,CAGR为21.1%,呈快速发展状态。目前基因测序主要应用于产前筛查和肿瘤个性化诊断,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根据Markets&Markets的预测,我国基因测序产业2012-2017年CAGR达20%-25%,领先全球。 


        目前国内A股基因测序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达安基因(002030)、安科生物(300009)等,华大基因也已提交上市申请。其中安科生物于2015年11月收购法医DNA检测龙头中德美联正式进军基因测序行业,中德美联自主开发了全系列法医DNA检测试剂盒,同时还在重点开发第二代测序技术。

来源:平安证券